首页

丝袜脚足j免费

时间:2025-05-23 10:43:45 作者:我的铁路风景|“蔡家崖号”红色列车的别样风景 浏览量:29663

  台湾当局已花费约500亿元新台币打造的首艘“自造潜艇”(名为“海鲲号”),出海日期将延宕。据台湾媒体近日报道,“海鲲号”目前正在泊港测试中,但70多个项目未通过测试,需进行补测。原预估今年10月进行的出海测试,要延后至明年。

“海鲲号”。图片来源:中时新闻网

  “马上”始终没有发生

  台当局“自造潜艇”相关计划始于2016年,2019年5月定下合约工期,2020年11月举行“开工典礼”。时任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开工典礼”上宣称,“自造潜艇”的动工“展现落实防务自主决心”。

  2023年9月,“海鲲号”于高雄举行命名暨下水典礼,蔡英文主持。据台媒报道,会场保密措施严密,禁止专业军事记者前往采访,有消息指当时“海鲲号”的电池和桅杆尚未装配完成。蔡英文被批评好大喜功,“把潜舰(艇)视为个人历史定位的重要标的”。

  2024年2月“海鲲号”进行“浮船测试作业”时,有报道指,当时“海鲲号”仍有诸多装备未安装,几乎是空船状态,吃水也不深,露出大半个船身。报道称,“海鲲号”到台船公司干坞坐墩后,将装设电瓶、潜望镜等设备,以及进行动力等测试,一切符合标准后,才能出海。

  当时岛内就有不少“专家”称,“测试即将完成,马上就可以进行出海测试”。这一“马上”,直到现在都没发生,反而在9月传出尚有70余个项目未通过测试的消息,出海测试恐将拖至明年。

“海鲲号”。图片来源:中时新闻网

  “自造潜艇”有无能力及必要

  台当局“自造潜艇”议题,争论已久。有媒体分析,台湾是不是有能力“自造”是一个问题,有没有必要“自造”是另一个问题。

  实际上,台湾打造潜艇的能力一直受到质疑。据媒体报道,在台湾“自造潜艇”相关计划中,零组件分三大类,台湾无法研制与生产的装备武器,如声纳、鱼雷(管)等战斗系统,被归纳在“红区”;同样不易取得,但是台湾未来有可能自制的零件属于“黄区”;“绿区”则是台湾能够自行生产的零组件。“红区”几乎都是关键系统。

  另外,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早前曾撰文指出,台当局“自造潜艇”最大的挑战是经费,若要自造8艘潜艇,光是前4艘就要花费军费达5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长期操作维护成本等。文章称,许多利益团体支持“自造潜艇”,想让当地造船产业获利,但其对经济利益的估计显然过于乐观。

  台湾民众对“自造潜艇”也颇有怨言,有网友表示,“这哪里是‘海鲲’?明明是民进党的‘钱柜’!”“这潜舰(艇)会不会最后也封存三十年,永远不下水,或是没人知道有没有下过水,因为被当成绝对机密封存了。”

  大陆方面对此也有明确表态。早在2017年,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就表示,通过发展一些进攻性武器为自己的错误政治路线保驾护航,只能升高两岸紧张、对抗,对台湾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没有任何益处。

  在去年9月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吴谦指出,台湾“自造潜艇”不过是螳臂当车,所谓的“阻止解放军进入太平洋”是痴人说梦。

  今年3月,有台媒报道,赖清德参观台“自造潜艇”,提出加速潜艇生产。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对此表示,浪费台湾民众的血汗钱搞这些没用的东西,不会让台湾更安全,只会让台湾同胞越来越不安。民进党当局搞分裂对抗没有出路,妄想“以武谋独”更是不自量力。

  如台湾《中国时报》刊文指出,只有争取两岸和平发展,才是长治久安之道。民进党当局应三思。

  作者 游今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湃】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法国里昂灯光节巨型“灯光行者”成都巡游表演

电站通过高精度智能定日镜,实时跟踪太阳的运动,将太阳直接辐射光反射聚集到吸热塔上,将吸热塔内的熔盐加热到560多℃的高温,将高温的熔盐进行储存,在需要发电时再通过高温熔盐与水进行热交换,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受降雨影响 河北、山西等地共关闭21个收费站

麻辣烫虽然是一种普通的食物,但当它和年轻人的饮食喜好、审美追求相吻合,“吃麻辣烫”就成为一种时尚,麻辣烫就具有了引爆流量的潜力。

成都:民众“国庆”打卡世园会盆景“艺术盛宴”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和本质要求。在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共同走向现代化的实践路上,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

“深海一号”二期最大水下生产设施完成就位

一系列数据表明,德国正进一步陷入经济困境,且未来复苏增长乏力。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对表示,德国经济衰退背后,既有临时性问题,也有结构性问题。

蓝湾高尔夫球大师赛首轮结束 中国选手刘瑞欣、王馨迎并列第二

江苏省证监局认为,永悦科技上述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情况,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永悦科技董事长陈翔未能勤勉履行职责,确保公司依法披露相关信息,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四条规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